今年3月31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瑞典皇家科学院年会颁奖典礼上,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荣获2014年爱明诺夫奖。由于过去15年运用X-射线晶体学在细胞凋亡研究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他成为爱明诺夫奖自1979年设立以来的第46位得主,同时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中国科学家。 施一公1989年从清华大学生物系毕业后赴美深造,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后来历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讲席教授,是该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2008年初,施一公放弃美国优厚的生活待遇和科研条件,全职回清华大学工作。“作出回国的决定,只用了一个晚上。很多人认为我疯了。连我在美国的亲戚都觉得我脑筋有问题。” “就科研环境来讲,国内大学目前还无法与普林斯顿比肩,但回国就是出于一种特别朴素的感情,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他说。 施一公说,中国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改进,从科教体制到大学教学和科研水平,相对于美国一流大学还有相当差距。比较起在美国,我觉得我回来以后可以对清华、对国家有更多的回馈,这种成就感对我来说很重要。
许多国外科学家认为,施一公会带动一流的海外华人科学家回国工作。中国大学的教授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需要一大批国际性的大师级人物来领衔。这种现象被媒体称为“施一公效应”。
回到清华的施一公比在普林斯顿时工作更加“玩命”。他没有节假日,办公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夜里两三点,每天的睡眠时间只有4个多小时。他在细胞凋亡、重要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大分子机器组装及调控等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世界瞩目的重要原始创新成果。 比如,在世界上首次成功解析了细胞凋亡小体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与老年痴呆症直接相关的早老素原核同源蛋白的晶体结构。他和团队的科研成果不仅清晰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基于该研究的一项专利成果已被转化为治疗癌症的新药进入二期临床试验。
在科研工作的同时,施一公实践着“育人”这一归国的首要目标。他为学生讲授《生命科学的逻辑与思维》、《生命科学前沿》等课程,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 info.51.ca 无忧资讯 目前,他已培养博士生10余人,在读博士生有30余人。他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创造自由探索的宽松氛围,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造就创新型人才。他重要科研论文的第一作者基本是年轻的博士生,多位研究生获得教育部博士生学术新人奖、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等。 加国 无忧 51.CA 加国华人网上家园 - 51.CA 施一公 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二〇〇八年二月全职回国前,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曾获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从回国到现在,施一公每天睡眠不超过6小时。
“您为什么要这么玩命?”记者问。 “如果不这样,对不起回国后注视我的眼睛。” 在国外总觉得是旁观者
2008年2月,40岁的施一公回国,受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当时,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研顺风顺水:有一整层楼的实验室,每年科研经费200万美元;著名的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也给他1000万美元的经费资助。
可是,施一公说:“在美国做得再好,也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回到国内,我会成为祖国变化的一部分,生物学的变化、清华的变化,都和我有关。” 回国后能否续写辉煌?施一公坦陈,自己当初压力很大。“我对咖啡敏感,喝完就心跳加速,可是回国以后必须喝。”争分夺秒的施一公,对咖啡产生了被动依赖。
超常付出,换来不俗成果。回国后,他在世界三大顶级刊物《细胞》《自然》《科学》上发表论文13篇;首次成功解析了细胞凋亡小体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早老素原核同源蛋白的晶体结构,为癌症等人类重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 info.51.ca 无忧资讯 “我回国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做出一些有历史意义的科学重大发现,我觉得这个目标正在实现。”他说,如果在普林斯顿的研究打85分,现在可以打90分。
几天见不到学生就心慌 更让施一公感到骄傲的,是人才培养。“我是大学老师,有两件事必须做,一是科研,二是教学。这两件都事关人才培养,得让年轻人成为未来的科学领袖。” 加国华人网上家园 - 51.CA 到今年底,施一公的实验室将培养出18名博士。“我毫不怀疑他们大多数会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青年科学家。” 在人才培养上,施一公非常投入,甚至出差几天见不到学生就心慌。学生谢田说,施老师基本没有节假日,“一般人出差回来要先回家休整一下,但施老师回校后总是直奔实验室,和学生们在一起。” 在学生眼里,施一公既平易近人,又异常严格。他告诫学生,“既然选择了做研究,就要以科学创新为己任,踏踏实实做研究,不要再想其他的事情。” 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
施一公也有苦恼——杂事太多。“凡是与教学、科研没有直接关系的,我都称之为杂事。”他说,人才招聘、各种基金评审、学术报告等,占了很多时间。
当然,也有让他骄傲的杂事——主持人事制度改革。
“核心就是打破铁饭碗,实行‘非升即走’的用人机制。如果在6年之内达不到世界一流大学的终身教授水平,就必须离开。” 在清华生命科学院和医学院,人才引进面向国内外开放,全部实行海外评审专家组评议;薪酬体系采取国际通行的年薪制,不让他们为柴米油盐发愁;每个实验室配备的启动基金,免去了他们的项目、经费申请之苦…… 截至目前,已有70多名国际优秀人才到清华大学全职工作,产生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在2010年举行的国际评估中,由世界一流学者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清华大学生命学科总体发展态势很好,其中结构生物学学科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