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瑞典日报》消息,中国现在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居第二。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算,9月29日将出现权力的转变,经济实力将带来政治的影响力。
十三年前,中国超过了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四年前,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若按照购买力平价,9月29日中国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国。
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又一个里程碑。世界格局变化的最终力量还是背后的经济实力。美国能够长期处于世界霸权地位,归根结底是美国经济实力做后盾的。美国经济长期处于世界领头羊地位,并且美国经济打个喷嚏,全球经济都会感冒。
长达100多年时间,美国经济总量、对外贸易总量等重要经济指标都居于世界首位。这么大的经济总量,全世界都在与美国做生意,都离不开美国经济,美元自然而然就成为了国际货币。这是美国经济实力对世界影响的深度和广度决定的。经济实力决定了美国在世界各个经济组织中占据绝对的话语权,以及国际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和决定权。这种权力演变到了政治领域的话语权和决定权。 中国成为最大经济国,这对在国际组织上的权力制衡和话语权的分配尤其重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关于话语权分配的讨论已经持续了很久。当现在中国向世界证明了自己的经济实力后,会为之带来政治的权力。 但是,在为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一而喜悦的同时,也不必过度在此上面“较劲”,也不要过度在乎经济总量问题。经济总量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应该看中其背后的质量和效益问题。具体体现在三大方面:经济总量或者增速带动的就业如何?带动的居民收入增长怎样?经济增速背后的创新推动力如何?否则,就没有持续性,特别是中国经济走到今天这个阶段。 中国也不必为经济总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沾沾自喜,宏观经济政策应该紧盯就业率、通胀率。上半年就业形势不错,但近期,从采购经理指数(PMI)数据看,就业似乎有所恶化,这格外应该引起重视。
从居民收入来看,中国居民平均年收入只是美国居民的十分之一左右。美国居民收入占到国民收入的七成,中国居民收入仅占四成左右。这种经济结构和经济质量才应该是赶超美国的真正目标,而不是过度在意经济总量。
从创新上看,中国制造多,中国创造少;依靠土地、能源资源大开发大挖掘累积的GDP多,自主创新严重不足。而从经济发展阶段看,中国经济第一个阶段的土地、资源能源大挖掘已经不可持续,财政货币信贷大投放的第二阶段弊端已经显露出来,必须尽快转到第三个阶段的技术创新创造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