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陕西考古工作“又双叒叕”引发关注,先是“西安咸阳机场扩建发现3500余座古墓”成为热搜,紧接着热搜常客西安地铁又因“8号线已发现古墓1356座”再度登榜。而上述引发热搜的新闻,只是文物部门对春节期间考古人坚守岗位等事迹的宣传报道,殊料因发现墓葬数量众多而成为舆论热点。
西安地区汉代墓葬分布图 《考古与文物》 图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墓葬,其原因也很简单。一位从事考古工作三十余年的资深学者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解释称,西安过去是十三朝古都,生活着大量人口,如今城市扩张至古代的墓葬区域,机场、地铁建设占地面积又比较大,所以肯定会发现大量古墓,“机场那一带地区,至今已发掘出近万座古代墓葬。”
该学者认为,舆论应该更关注一些真问题,而不是看看热闹就完了,“现在有个全国性的问题,从事考古发掘、有资质的人手少,但工地太多。如果不能给体制内的考古单位增加人员编制,那能不能批准一些有资质的公司,让社会力量也参与进来,在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情况下,由这些有资质的公司来承担部分考古发掘工作?这样才能应付目前这种状况,不然就是无解。”
古墓群因数量庞大连上热搜
2月15日上午,陕西文物局官方微博“汉唐网”发布一条微博,对陕西考古研究院空港新城考古基地响应政府就地过年号召,全员放弃休假,加班开展考古发掘工作等事进行宣传,这条微博设置的话题为“考古人的春节”。
此后,上述信息经媒体转发报道后,其间披露的古墓葬数量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焦点,话题“西安咸阳机场扩建发现3500余座古墓”成为热搜。
两天后的2月17日,西安市文物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刊发题为《西安考古人的春节:配合地铁八号线,牛年春节考古忙》的文章,对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这个春节期间的工作进行宣传报道。文章介绍,提到西安地铁八号线自去年4月开展考古工作以来,至今已勘探发现各类古代遗存1574处,其中古墓葬1356座,古窑4座。
西安文物局上述文章经媒体转发后,当天又以“西安地铁8号线已发现古墓1356座”的话题登上热搜。有网友评论称:陕西日常。
对于发现大量古代墓葬一事,一位从事考古工作三十余年的资深学者向澎湃新闻介绍,空港新城一带,从秦汉一直到隋唐,都是一个非常大的墓葬区,而且有很多高等级墓葬,其中就包括很多帝陵。
“高等级墓葬从秦汉时候就选择在那里,十六国、南北朝、一直到隋唐,大墓在那里出的特别多,曾经发掘过的已经有近万座了。这期间共有三个发掘高峰期,一个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建设底张机场的时候;第二个高峰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时候,西安咸阳机场一期建设工程;第三次高峰期是前几年开始的空港新城城市建设和机场扩建,这一次就是第三次高峰期的延续。本身那边墓葬比较密集,机场建设面积又很大,所以一次性发现的墓葬就很多。”
据上述学者介绍,从古至今,人选墓地,都不会离村庄城镇太远。包括现在的殡仪馆、公墓,也都在城郊一带。汉长安城北靠渭河,当时的墓葬一般在南郊比较多。而一些高等级墓葬和帝陵在渭河以北的黄土台塬上,比如汉阳陵、长陵、安陵、平陵、茂陵这些帝陵。另外,汉代建帝陵,除了陵以外,还修建有陵邑,陵邑相当于陵附近的小城市,陵邑里生活的人往往都是高官显贵富商大贾,所谓“五陵子弟”。
西安周边黄土台塬上分布着许多各朝代墓葬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官方公众号 图事实上,除了西安北郊以外,东、西、南三个方位也都有大量古代墓葬,“凡是高处、凡是塬都有很多墓葬,比如龙首原、凤栖原、少陵原等等。为什么要埋在塬上?中国传统观念是要墓葬深埋,埋在低处的话水位高,挖几下水就出来了,所以要选择在高敞之地。另外,中国一般是族葬制,一个家族葬在一起,形成家族墓地,家族墓地很可能延续的时间很长,比如从南北朝延续到隋唐。西安过去长期是都城所在,人口又多,所以墓葬多是正常的,到哪都有。”
相关论文显示,西安地区的汉唐墓葬主要在附近黄土台塬上分布,北至渭河以北的五陵原、奉政原;南至神禾原、少陵原,东至白鹿原、铜人原、洪庆原,西至高阳原、细柳原等广大范围内,均有大量墓葬被发现。
前述学者表示:“现代城市不断扩张,尤其像西安这种历史古都,从中心往外建设扩张,建着建着就到过去的墓地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尤其是2000年以后,基本上每年都有大量的墓葬被发现,这很正常。”
专业考古人员严重短缺
据《阳光报》报道,2020年陕西共开展各类考古项目179项,累计完成考古调查约609平方千米,考古勘探约1180万平方米,发掘古墓葬3956座、古遗址10.58万平方米。
网友调侃称,“比施工队更忙的是考古队”,“西安修地铁是考古为主,修地铁为辅”,看似轻松诙谐的网络段子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现实窘境。与大量考古发掘研究任务形成对比的是,专业考古人员人数上的严重短缺。
前述学者告诉澎湃新闻:“这是全国性的问题,从事考古发掘、有资质的人手少,工地多。我们考古单位是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要有编制的,我们这编制是七八十年代定的,当时没有那么多活,以主动发掘居多,就是我们想研究什么,想发掘什么就去做。那时一年才开几个工地,七八个就算多的。现在一年都是一百多个工地,不是说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有这么多东西等你派人去挖,这不是西安或者陕西的问题,全国都是这样,连西藏也是不例外。”
“现在人员最多的是河南,光洛阳以前就有两支考古队,叫洛阳一队、洛阳二队,后来合并成洛阳考古研究院,他们有180多人。陕西省现在只有四个有发掘资质的考古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考古研究院、咸阳市考古研究所和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其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也就130人左右的编制,实际现在是110多人。”
西安南郊一建筑工地正在进行考古发掘上述学者认为,无论法律还是政策,都是有滞后性的,比如文物法规定的非常清楚,只有考古发掘单位才能考古调查、勘探、发掘。但在考古力量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应该调整法律和政策,“编制能不能增加?如果编制不能增加,能不能批准一些有资质的公司让他们也能承担考古发掘任务,在严格管理、严格监督的前提下,由公司来进行发掘。这样才能应付目前这种现状,不然就是无解。”
事实上,考古力量短缺问题由来已久。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增速,这个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中国文物报》官方微信公众号“文博中国”在2020年11月4日刊文称,考古以最少的专业人数,干出了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历年来,以能主持考古发掘的领队数量为例,获得国家文物局颁发“考古领队资格”的总人数,包含退休的大体不足两千人,而常年在田野发掘一线工作的仅有数百人。
前述学者无奈表示:“这种情况不吸引眼球,公众不关心,但是我们关心。你不挖它,它就被破坏了;挖吧,人手又不够。过去还出现过比如钻探一百个墓,从中挑一些重要的来挖这种情况,其它的就不管了。”
而对于这轮陕西考古连上热搜一事,他表示,舆论应该更关注一些真问题,而不是看看热闹就完了。
* a3 N! w7 U- @# l' e2 d) ?0 k& a
+ x# N _: _% e* Z) O& o
2 c8 v* \ m3 E1 g+ q9 D8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