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M! L& j1 g+ j! P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心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对于很多人性的转变,很多人觉得很吃惊,而对于什么是心理问题,许多人并不能准确地把握。也许你看到周围的人有的焦虑、有的烦躁、有的郁闷,有的甚至得了精神病住进医院。你想知道什么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由什么引起以及如何应对吗? 7 S: d3 u% Q% f
+ E3 g0 T* T- C, v- |7 f9 h2 @3 }
什么是心理问题:
& _' y1 {- ~* w: q! p- d; q
9 B" [/ i6 G! x" A# o. x3 v/ i ?心理问题是指那些近期发生的内容比较局限,心理活动反应不甚强烈,且未影响思维逻辑的暂时性的心理紊乱 。日常生活中可能因为某件事情造成心理上的不愉快,产生短暂的焦虑、烦恼,表现为情绪低落或急躁。
# X2 p: G' M; M" P/ _ 心理问题的危害:
9 a1 k s& X2 N5 E6 x
/ u. C7 x5 q0 p8 b! @ 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它是由人内在精神因素准确的说是大脑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它会间接的改变人的性格、世界观及情绪等。
2 v; o0 Q% V/ O8 U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 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一、心理健康状态 心理健康状态与非健康状态的区分标准一直是心理学界讨论的话题,不少国内外心理学学者根据自己研究调查的结果提出了多种心理健康标准。笔者在临床心理学实践工作中,总结了前人的理论与经验,提出了一简捷的评价方法。即:从本人评价,他人评价和社会功能状况三方面分析: 1.本人不觉得痛苦-即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他人不感觉到异常-即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久的现象。 3.社会功能良好-即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二、不良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
& A/ n8 S* ^4 G4 o9 ^+ m: y, P! I$ L 它的特点是:, t8 s% s( M% s' v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比较小。处于此类状态的人一般都能完成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是感觉到的愉快感小于痛苦感,“很累”、“没劲”、“不高兴”、“应付”是他们常说的词汇。 3.能自已调整-此状态者大部分通过自我调整如休息、聊天、运动、钓鱼、旅游、娱乐等放松方式能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小部分人若长时间得不到缓解可能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状态。这小部分人应该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以尽快得到调整。 三、心理障碍 心理障碍是因为个人及外界因素造成心理状态的某—方面(或几方面)发展的超前、停滞、延迟、退缩或偏离。
- G: r0 E9 J p" Z" E& U 它的特点是:
' m" u* i3 t: j8 T 1.不协调性-其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与其生理年龄不相称或反应方式与常人不同。如:成人表现出幼稚状态(停滞、延迟、退缩);儿童出现成人行为(不均衡的超前发展);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方式异常(偏离)等等。 2.针对性-处于此类状态的人往往对障碍对象(如敏感的事、物及环境等)有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思维、信维及动作行为),而对非障碍对象可能表现很正常。 3.损害较大-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响较大。它可能使当事人不能按常人的标准完成其某项(或某几项)社会功能。如:社交焦虑症(又名社交恐惧)不能完成社交活动,锐器恐怖者不敢使用刀、剪,性心理障碍者难以与异性正常交往。 4.需求助于心理医生-此状态者大部分不能通过自我调整和非专业人员的帮助而解决根本问题。心理医生的指导是必须的。 四、心理疾病 心理疾病是由于个人及外界因素引起个体强烈的心理反应(思维、情感、动作行为、意志)并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感。是大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
; i8 [# [* _- G4 m+ g' v 其特点是:
/ o: a( f3 Z. W y, P! a* g) X0 f. @. M" D( g+ @9 O
1.强烈的心理反应-可出现思维判断上的失误,思维敏捷性的下降,记忆力下降,头脑粘滞感、空白感,强烈自卑感及痛苦感,缺乏精力、情绪低落成忧郁,紧张焦虑,行为失常(如重复动作,动作减少,退缩行为等),意志减退等等。
- J! j6 ?' {, f5 C9 H2 ?
# ]+ n' S$ B7 b9 k( W' E% `+ m 2.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由于中枢控制系统功能失调可引起所控制人体各个系统功能失调:如影响消化系统则可出现食欲不振、腹部胀满、便秘或腹泻(或便秘-腹泻交替)等症状;影响心血管系统则可出现心慌、胸闷、头晕等症状;影响到内分泌系统可出现女性月经周期改变、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等。 3.损害大-此状态之患者不能或勉强完成其社会功能,缺乏轻松、愉快的体验,痛苦感极为强烈,“哪里都不舒服”、“活着不如死了好”是他们真实的内心体验。 / u( |4 ]) r9 n
# z( {' }5 z0 W, V; D1 X 4.需心理医生的治疗-此状态之患者一般不能通过自身调整和非心理科专业医生的治疗而康复。心理医生对此类患者的治疗一般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在治疗早期通过情绪调节药物快速调整情绪,中后期结合心理治疗解除心理障碍并通过心理训练达到社会功能的恢复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2 y F9 l5 t U
# G1 D+ w* Z0 L z+ O+ q/ t
# D! U g, B0 g: u6 L心理健康 0 B7 P& Q) A4 u3 ]$ O
' `/ z7 m" T; d' ?7 A/ a* f: m
(一)心理健康概念: 在上部分中我们谈到了心理健康,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 其实,人的心理健康可以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 Y4 a, ]( P/ r; s4 L/ j; t# P (二)心理健康的六条标准:$ h1 t. d) L* n: L
% Y* f& I" L7 L3 l5 [% t ]9 J
有关生理医生专家为心理健康拟定了6条标准。 & r( Z: [" T5 M+ F5 ]6 A
4 t. ~ U I# @+ K 1.对现实的正确认识,看问题能持客观的态度。 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能现实地评价自己。不过分地显示自己也不刻意地取悦别人,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缺点,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喜欢,又怎样谈得上喜欢别人。 3.自我调控的能力,能调节自己的行为,既能克制自己的冲动,又能调动自己的身心力量,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更高级目标。
/ t3 n3 U2 G' |: {* A8 x* [7 B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关心他人,善于合作,不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苛求于人,这种人有知心的朋友,有亲密的家。而不健康的人,人际关系紧张,处处利用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这种稳定与协调包括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调适,包括认知与情感的协调。 6.生活热情与工作效率。人人都会有苦恼,但心理健康的人能从生活与工作中寻得快乐。
# E% p! f- X- ^2 }2 b! B) ^9 W3 M) @
了解与掌握心理健康的定义对于增强与维护人们的健康有很大的意义。人们掌握了人的健康标准,以此为依据对照自己,进行心理健康的自我诊断。发现自己的心理状况某个或某几个方面与心理健康标准有一定距离,就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锻炼,以期达到心理健康水平。如果发现自己的心理状态严重地偏离心理健康标准,就要及时地求医,以便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9 ~& }" m' ]* n(三)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联系: 3 d! b% h8 I- z* j4 `, b
不少人认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两个没有关系的概念。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心理健康每时每刻都在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如果一个人性格孤僻,心理长期处于一种抑郁状态,就会影响内激素分泌,使人的抵抗力降低,疾病就会乘虚而入。一个原本身体健康的人,如果老是怀疑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就会整天郁郁寡欢,最后导致真的一病不起。
* i4 n& a! J* M u. a% t* ^$ d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一方面应该注意合理饮食和身体锻炼,另一方面更要陶冶自己的情操,开阔自己的心胸,避免长时间处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如果感到自己的心情持续不快时,要及时进行心理自我调试,必要时到心理门诊或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帮助,以确保心理和生理的全面健康。
' z; q# B; g; ~4 ?' A* t1 s
- q& |8 Z9 Y# b! K
! P0 H0 ^0 \. M3 b9 k* Q
) {; P/ C; s1 O$ l$ n k7 B9 w2 `5 \0 I: X# w! G% J
结语:
9 Y: i& w- u6 T$ ~$ c# z$ b* I
$ F- C' i/ W3 l6 D/ S$ G" G- S' }人们如果出现了心理障碍之类的心理问题,就应主动到心理咨询机构(如心理咨询所、电话心理咨询热线等)找心理学专家进行咨询,以求得心理调整的指导,在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学专家的帮助下尽快地消除不健康的心理,使心理状态恢复正常;若有必要,还应由心理医生进行心理治疗。 为了预防不健康心理(心理问题)的发生,人们需要学习一点心理学的知识,对于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书籍应多看看,用这方面的知识作指导以调节自己的心理,将会得到很大的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