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 积分
- 1545
- 获赠鲜花
- 4722 朵
- 个人财富
- 9138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0-11-25
|
楼主 |
发表于 2011-6-6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本帖最后由 依然 于 2011-6-6 12:09 编辑 9 h1 L0 E7 Y! S
因果报应是不可违抗的天意7 s! {, r9 ~4 d$ p S
杠头儿 发表于 2011-6-5 12:08 
, ^5 a3 d' |. {; M
5 [2 |: F5 ?$ |; g% |
1 u7 u# u8 p- }: `" }, L, f 对于因果报应的相关学说专门查阅了一下资料,顺便在这里普及一下佛教的相关知识。0 W, V/ {& W. K+ Y( r+ Q& |
$ z8 a- {* N# p) t- n# ^
9 ~5 X6 k, \1 j+ U: U
佛教的《三世因果经》主要讲:一是人的命是自己造就的;二是怎样为自己造一个好命;三是行善积德与行凶作恶干坏事的因果循环报应规律。其中《涅木经》讲:"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报,或今生作业来生报;三速报,眼前作业,目下受报"。+ J3 Y/ M% ?- \% v; C9 n) X+ x
6 J2 j& a) R0 p5 u' n! F
( g [2 x, P# J) Y# ?- z. @( d) M! h(一)现报:
; K9 Q: w, i+ x0 ]5 g; w" }$ S* g) s% C' q+ `, l, P
就是今世作业今世得报应。今世报有福报也有祸报。这种报应有的报在早年,有的报在中年,有的报在晚年。首先讲福报吧。大家可以看到,有的人一生做好事并没有得什么好处,这是因他上一辈干了坏事,这一辈子因他行善积德,抵消前世的罪孽,因善事做多了,前世罪孽抵消了,所以有中年得福报和晚年得福报。早年得福报,一个是前世行善积德,或前世罪孽不多,这辈子行善积德多,很快就抵消了前世的罪孽所以就得早报。
7 [- d* f1 Y7 v% l- O2 u4 i5 d+ @. {( N% f/ F+ k5 B% a3 v7 W$ a( G
& R& E) Y S# H. A* k2 d 祸报也有早年报、中年报、晚年报三个阶段。如有的人本来前世就有孽,今生又不行善积德,继续干坏事,如偷盗、抢劫、坑害别人,诈骗钱、嫉贤妒能忘恩负义……,结果在青年时期就受法律的惩罚或者生大病受伤致残……等祸报。有的人,因前世做了好事,象在银行存的款一样,还未用完,今生所做的坏事与前世作的好事慢慢在抵消,如果中年抵消了还不停止作恶,所以中年就得恶报。5 _3 n7 W; Y6 {" _, X% E- G; U
; a/ E8 `! f3 B ]6 L1 t5 w' F" f2 d+ H# H! V- S
有的人青年,中年都很好,结果到了晚年,不是家中其他人遭灾就是光留着自己孤老病重,无吃无穿,无人照管;或者老来伤残,或者老来坐牢判刑等祸报,其道理和中年得祸报一样。
& E/ c! S9 S, \1 O
0 p0 ~5 J. A" P7 e+ k( v
- k E- K& J: w, A5 F(二)生报:$ F3 G! k+ ]! `. W# s
" ^7 i- o0 _# K
就是前生作孽今生报,今生作孽下世报。这种因果报应,同样分福报和祸报。有的人前世行了善,积了德,尤如在银行存的款还未用完,故转到今生来用,所以今生享福。如他今生虽然享福仍行善积德,象银行存款越来越多,利息也越来越多,故下一世仍然是享福之人,为福报。
: H6 E' c9 R8 X4 ^# @
8 n! C4 w) _( x7 r* U$ s S
2 h- P( C* J: e4 c+ `; d 有的人上世作的恶太多,或者老来作恶,当世清算不完,这一世就苦。如某人对前世的恶,后世的苦认识不到,继续作恶,那他下一世还要继续受苦难。
/ W% E g: X# t4 c
3 L& A- k9 L. _0 j5 a. F
1 H& N% I; a; x4 c9 O" V& M(三)速报:. O9 Y1 e7 R+ o: t* K; h1 N. C8 z
7 F' |$ u( w8 i+ b 就是报应来得快,如昨天做坏事今日遭恶报,上午做坏事,下午遭恶报,或者九点作坏事,十点就遭恶报。因果报应不仅只是恶报,福报也如此,只要你做了善事同样得速报。* g$ ?) g' N+ J. l8 V2 i
) v; e# r7 ]7 u0 a, V
4 ^) E4 n$ A8 y# M7 c$ d$ x 速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此人上世作的恶,这一世还未了结,而他更加变本加厉,干了更加伤天害理惨无人道之事,如有的杀人放火,有的行窃抢劫,有的暗害别人,有的贩毒吸毒,有的卖假酒假药毒害群众,有的行贿贪污,有的诈骗钱财……,所以被押上历史审判台,有的被判刑,有的被枪决,有的或者遭祸而伤残,或死亡之速报。忘恩负义,知恩不报,反而相害,这种人得恶报也特别迅速。如有一个人,她在特别困难时,本人无饭吃,无房住,孩子无钱上学,丈夫的饭碗也丢了,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老人出来帮助她安排工作,并且借房给她家住,有了饭吃,有房住,孩子上了学,她不但不感谢老人的救命之恩,反而黑了良心,贪污老人的钱,结果苍天有眼,让她跌断手,看你还贪不贪。, H0 c- {. K* q% P9 X9 m, {0 t8 p
A5 T+ \5 N! ?" s( P1 f1 b5 K
* V0 l0 A3 T7 f6 U- Z& p( K明白了业有三报的道理,不仅知道干坏事作恶之人,终有报应,而且能真正做到多行善积德,不干坏事的而终得福报的结果。( n/ b `8 z/ c- e1 t
7 N1 W! _/ K' }. h
- I- ^2 o7 x; j. H5 i9 S/ E$ o9 y( ]" {& O: Q$ X9 g% z
佛门讲因果报应,确有至理。凡物有起因,必有结果,如农之播种,种豆必然结豆,种瓜定是结瓜,毫无虚假。今观世人得福报或遭恶果者,均有原因,只缘世人不细心观察耳!从古至今书中都有记载,善恶报应不爽毫发,余素览世俗故事,每读至得福报处,顿然心欢!遭恶果者无不毛骨悚然,其因果真如立竿见影、桴鼓发声,为善为恶影响显然。故选录《因果报应》,以醒世人,如能细心体悟,力行善道,获福非浅!倘行不善,业缘日积月累,待至恶贯满盈,报应临头岂不赫然!不过善恶报应迟早不同,到时必然应验。但有人说:某某并未行善,反而发家致富;某家仁善好施,出现事业蹇滞,是何道理?这种情况常有见之,作恶发家,只因祖宗积有善德,德泽浓厚,阴在子孙,故而享福。如银行蓄有存款,任意取用,但是祖德耗尽,存款取完,福泽随之消失。为善之家,如果祖有业缘,在目前虽然不顺,可是恶迹去完,定然发福。古有楹联曰:“为善不昌,祖有余殃,殃尽必昌;作恶不灭,祖有余德,德尽必灭。”就是此理。本书所载事迹,昭明著目,世人能改恶向善,必然后裔昌盛,福禄绵延。云云。3 G4 _; X7 Q X% q" A" S+ a( \( g* v
: W5 x# U7 \" @. u9 t5 I
0 N1 C1 K4 ?% O4 W- B& C 凡是善恶终有报。有的人认为,自己一生行善积德,从不做坏事,但什么好处也没得到,而有的人干坏事,不仅没有得恶报,并且活得很快活,日子过得红火,认为积德缺德都一样,有的不但不坚持做好事,而且也干起损人利己之事。有的坏人认为那些行善积德的人是傻瓜,自己干坏事没有什么恶报,因此,就坏事越干越多,越干越大,从偷一个鸡蛋到偷一条牛,从偷一分钱到拦路打劫,从贪污一分钱到贪污几千万,从损人利已到暗害别人,但是干坏事的人,老是把自己估计过高,认为自己干坏事是神不知,鬼不晓,自己不说别人不知道,而他们忘记了《宝鉴篇》中:"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动念已先知。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楞严经》也讲:"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莫言不报,时刻未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