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5\"][COLOR=\"DarkGreen\"][SIZE=\"5\"]没有围墙的大学 [/SIZE][/COLOR][/SIZE] . ^3 H: ]! I! r3 |8 l- L5 x
3 M- Q9 F% r- I2 z: [: P' n2 X
6 m+ o9 N, R# G- q4 ?# O [COLOR=\"darkgreen\"][SIZE=\"4\"]
* X9 E0 i: }) E7 i2 R5 d 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要消亡的。这从没有文字不成为民族的事实中,也可以得到反证。当然,今人对此认识的细致深刻本身就足以写上无数专著,甚至达到汗牛充栋的程度,已经无须多论。
% Q# O) L7 [6 U& C U
' C* q; _9 N" `7 w) d) | 在今天,或许更有价值的问题是,当今中国出版业的兴旺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如何让国人更方便地了解出版动态,让不同领域的人更方便地获得他们需要的图书,从而真正实现有效率的全民阅读,从而让一个民族的头脑在整体上更睿智,精神更丰满,在技术上讲却仍有极大的有待开拓的空间。! ?& q- t# w: |$ `' {9 Q
: K; L# _' [6 |' N4 H( c ] n) `1 }
80年代初,在中国终于告别“读书无用论”,在那个整个民族都表现出对知识的强烈渴望,而非人人可以读上大学的年代,“没有围墙的大学”一度非常流行。这个“没有围墙的大学”泛指的是通过在图书馆、阅览室自学成才的人。7 L( y$ d) V. v. R0 V/ O. p
' S' a) Y4 a: P6 T
显然,这个“没有围墙的大学”,与今天的互联网相比,它不但太小太小,而且从便利程度和成本的低廉上讲,都有云霄之别。
6 Q2 v! ~+ ^& l) Q4 u) `$ A, Y* x2 ^: H2 e
不用更多的论证,我们已经能够领悟,“互联网+读书”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意义了。我们曾有过这样的认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许多影响世界的重大技术发明和应用上,都尝到了落后的痛苦,而唯独在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上,与世界发达国家幸运地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 _' ^& O* X8 z" V4 }
' K1 p- }: y3 ], [6 c& g. k 我们不能再错过这样一个最有效的手段来强化一个民族的头脑。能意识到这样的意义,则是努力建好读书频道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前提。能躬逢其事,自然也是荣幸。% t: m+ Q/ D. R i
i+ a7 N# p: S, Q
# o d3 y7 X3 _9 d [/SIZE][/COL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