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华每周特价 信达超市每周特价 龙翔、龙胜超市(Oceans)每周特价 佳乐超市每周特价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318|回复: 0

加国华裔受雇能力不足 该如何提升?

[复制链接]

3968

主题

29

回帖

0

精华

论坛元老

积分
8029
获赠鲜花
31 朵
个人财富
39799 金币
注册时间
2012-2-26
发表于 2013-9-5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北美华人新生活

金房地产



心理热线



新客户展示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有您的支持
我们会做得更好
在全球多个国家,无论是富裕或贫困、教育水准高或低,青年失业率都同样高企,甚至不断上升,部份城市的青年失业率更高于50%,情况令各国领袖和专家大伤脑筋。年轻人如何才能提升受雇能力?
& z" P+ r- R. C- |! M/ F. i+ ~- m0 X' e& f
成绩出众 受雇能力偏低 - L* W( ]; o; f# G3 ^& v- N% d4 p

' m5 n  V9 [/ U% {, `4 h! B; a4 K' p0 W5 [4 {0 W
在发达国家,政府提供高出基础教育的机会,藉以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希望改善青年失业率上升的状况;岂料劳工市场却出现“学历与技能错配”的情形。不少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年轻人,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转而从事学历或技能要求较低的职务,事业发展机会不多,得不到满足感;最令人沮丧的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 ; {8 f0 C1 P7 @5 ]* f1 l. L
加拿大和其他富裕地区面对相似的年轻人就业问题;而在众多失业的青年之中,移民背景的青年,更是首当其冲。华人青年在父母的鼓励下,普遍学业成绩出众是事实,但“受雇能力”偏低也是事实,但我们却甚少或从不正视这个事实。持有大学学位不等同有美好前途;职场上需要的,除了行业本身的知识和技能外,还需要一系列生活智慧,如: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及沟通能力、团队能力、坚韧力、创意力、辨别力、智商、情商和逆境商数等。
3 `3 k& I# j+ y
; i. i1 y' i: R认识自我 需要生活智慧 / U9 o5 B" r* h/ n" P

; p1 U: u4 N5 O“受雇能力”不足,简单而言是缺乏生活智慧,要正视这个事实,首先要从了解自己的背景和特性开始。
! S# U: Z, g" I6 l; ?) a  @' ~( O9 ^% T: B
身份混淆- F2 n, b" ?% p$ L

6 q6 H; D) Q6 ]: A9 h华人子女接受西方教育,却保留着东方人的传统和文化,人生价值观和态度上有很大的差异,直接影响我们处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态度。" r4 M! P1 q" p' b* T
支持系统
) m# J0 N2 A* J, e+ N1 K( \$ H
: u) q5 W, s% M$ ]% U0 H; f
; T# e  R/ N+ X0 h8 G先从华人社交圈子说起。在不同地区成长的华人青年,受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薰陶,个性和特性各有差异。从中国、香港、台湾及东南亚来的青少年,跟土生的华裔青年不一定合得来,与主流社交圈子距离更大,社交支持群体非常分散和狭窄,难以维系一个互相帮助和支持的系统,因而经常感到孤单和无助,欠缺社交能力。 / b- h, i; v! G% |: E6 }' D
  g! I" x5 `0 {' g
1 [. g  d' K) h1 V9 |) I' l( r
语言纷乱 3 H4 d+ B1 Q4 K- u8 Y
面向全球化,大多数人都趋向学习多种语言来“自我升值”。然而,不少年轻人都不珍惜身处“两文三语”的环境优势,没有好好下苦工,反藉词言语不通,没有跟父母好好沟通,又以口音为笑柄,拒绝结交新朋友,以致白白放弃拥有“两文三语”的机会。 5 L* y( L3 {" k  ^

8 P2 E7 |6 _7 x$ }
2 ^1 x3 U; U+ c( w领导才能 0 {' r9 i3 T- x" z& l( w2 f. p5 Y
& Z" X3 ^& e% p6 o" T
华人观念中有很多根深蒂固的思想,例如推崇谦虚、三思而后行、独善其身等。倘若对这些观念背后的精神理解不足,很容易变得过份沉默、被动、怕事,令人认为是冷漠、没有见地、不愿承担,因而难成大器。; q2 M2 n) |/ v
人脉薄弱 * {/ u# g( S/ ~( I/ O9 [! z
# G$ B, N7 k9 l# x- u( V  U
移民是一个非常大的决定,除了要承受经济的压力外,最大的损失莫过于要疏远很多亲属和朋友关系。子女只看到父母天天在家打理琐事的一面,直至一家人回乡探亲,才发现父母其实认识很多人和事,人脉网络又广、又光彩,可惜身在加拿大未能受惠于父母的人脉网络。
  O) ]; }1 J+ D  B! U) q% d  ~* j  w  K. a
逆境商数 1 g  D9 W9 v$ o5 ]* f

% u% l, Q7 m% f4 k( W6 J; g% N华人父母很着重子女的生活质素,不惜一切都要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环境,千方百计都要保护子女免受危难,结果减弱了子女处理逆境的能力,直接妨碍他们发挥面对困难的勇气,于是容易放弃或半途而废。 $ W+ W  n7 i& _# o1 e# H

" c) i- y) b: N& k
' c! q8 b6 E# O& ?- b, F* F& H情绪商数
# ^! N9 A: ?. v1 C0 }, u- F; G
0 ~7 B% j/ x- T+ D0 t" }9 W最近多伦多教育局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显示,华裔学生在情绪受压方面,比其他任何一个族裔都高,这是令人震惊的事实。问题不是为甚么,而是学生的真正感受,和他们控制情绪的能力,纵然学业成绩优秀,奈何情感脆弱,在现实的职场世界不堪一击。
# ~# J; O, ^  I1 z- z6 }团队精神 ; ]. h# B/ l$ X( h+ G( Q
* ~; l( _$ z6 i) e; d2 J5 E3 ^
5 Q2 u0 e  `3 Q, t- W
移民家庭一般成员少,同人交往和合作机会也很少,加上比较热衷个人锻链的活动,参与群体活动不多,以致青少年缺少团队精神意识,这也是职场上一个大忌。
3 }/ E" ^4 }8 I9 _' d# [! N, b使命承担  5 B6 X$ t4 |$ F# D% X

7 L  K/ D8 Y0 A人在困境中会寻求出路,在战争中会盼望和平,文盲会追求学问,饥饿会寻觅食物......今日年轻人还欠缺甚么?还有甚么值得他们全情投入?何来责任感?何来使命感?
; `4 x2 L6 W! j: `$ m以上种种情况都形容了华裔年轻人的特性,也解释了他们“受雇能力”偏低的部份成因。
& j3 H7 I1 D, K  Q( N+ t9 O认定目标 全新态度模式
" M( p+ f/ b- M8 F, j. l: R: V
  [4 K& b5 G; d$ Q0 S$ |" ~% I眼见很多原本优秀的年轻人在无声中消沉、没有灵魂般生活着,没有方向、没有现在也看不见将来;最可怕的是我们都不承认他们的迷失,最可悲的是我们仍然沉默着,最可怜的是我们都束手无策。还有人不在乎地轻视着,还有人以为这是年轻人的事,说到底,我们都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局面,其实,只有在耶稣基督里,才可以找到真正的方向和出路。
1 A+ A$ }# i* F$ q
6 `* F3 s( v6 {' K6 N6 a" X% O$ ?* d( ]; f
然而,青年失业率高企是事实,青年“受雇能力”低也是事实,但不是没有出路。年轻人需要的是新的生活态度,主动和自觉地选择新的生活模式,诚实地认清自己是谁,长处在哪里,认定自己的目标,坚毅地负起责任,克服这个时代的困难。   N) r% F6 R6 I. d7 n9 m8 S
我们可能很清楚自己的长处和技能,却忽略了解自己的生活智慧的程度,包括:是否受朋友欢迎、能与不同人士合作、善用语言表达、耐心聆听、有解决问题能力、不轻言放弃、不浮夸、有勇气面对困难、主动认识不同背景的人士、积极参与义务工作、接纳别人意见、乐于表达自己意见、抱有团队精神、交待工作进展、态度诚恳等。! ~+ e& b2 @# B) D

' i/ t# v# C1 c+ F/ D, \, ~应付逆境 培育出坚韧力' e$ N; H5 `& J* X' j1 z
很多时候,我们会埋怨社会没有提供好的工作机会,但另一边厢又埋怨选择太多,不知如何抉择。其实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确定的目标,坚毅地向着目标迈进,耐性和耐力才是我们真正的挑战,机会依然经常在我们周围出现,视乎我们有没有抓得准。 ; J: }; B5 g+ L* y
# P  k* B7 p  {1 ]3 ^, L3 A
今日的世界比过去任何一个世代都复杂得多,年轻人面对的挑战愈来愈多,不容我们再沉默、逃避和坐视不理。我们需要强劲的抗逆能力;我们需要觉醒,进入困境的核心,从挫折和危难中培育出无比的坚韧力(resilience),应付逆境。
# ?0 k* l; F- n5 b: C
2 N& [; ]& e3 B0 P困难确实摆在我们面前,视乎我们有否觉醒,勇敢面对,奋力向前。
/ C" |3 y7 `& T3 Y& G
/ {% u- e4 m; ~! ~* Z* |, f
0 ^/ m: c; y4 R) G8 h0 y0 u4 w黃鳳玲(燃動青年行政總監)
密西沙加中文黄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加拿大密西沙加华人网

GMT-4, 2025-4-7 05:26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