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缺乏培训 职业之路更难 专家建议,对于新移民来说,尤其是刚到的头几年,应该利用政府资助的培训计划。 & ?% Y1 z$ U7 |
3 y# W4 q$ T0 }
移民与加拿大出生的人相比,在职场上一直逊色很多。语言不好及文化差异已经是难以应对的障碍,在加拿大获得培训的机会低,使移民的职业之路更难。
! A0 j# h( j: f. W, C" K% }. B加拿大统计局这周公布的数字显示,在2007年7月至2008年6月间,加拿大出生的男性中,有35%的人接受了职业培训,移民男性接受培训的比例是31%;女性群体中,加拿大出生者的培训比例是37%,移民是33%。
5 w# K0 _ A t8 Q1 H* k$ v! q( U9 ], ?/ Q* |
3 B7 F" f* c* a+ u/ z& {
8 Q8 t2 U+ N* A" W7 n- N) P: n, {
移民雇员在寻求培训中遇到障碍的机会更大,约35%的移民女士及31%的移民男士称遇到过障碍。加拿大出生的男性及女性,则分别只有30%及25%称遇到过障碍。移民雇员所遇到的障碍,主要是家庭责任及财务困难。 Q" j2 G- K- _; y5 |- J' f
- q8 q) @* R- ? t
*参加职业培训有助于找工作
$ z! `+ A, m! F& s. p1 q/ w
( a0 b4 s& V# |) d5 G( n2 ?4 u9 j. N6 @/ j
1 ~: V' }0 b1 ?0 ~4 Z2 z% r李女士移民前是大陆的一名中学教师,2003年移民加拿大后,找工遇到困难。一般的体力工她觉得难以适应;体力要求低一些的工作,语言及加拿大经验要求就比较高。
$ N0 [. g: L. `
8 ]5 h2 b& A7 W7 m她说,当时想过去学院进修一些课程,但因为赶上非典肺炎爆发,影响华人找工作。经朋友介绍,她决定去读半年的护理课程(PSW)。经过几个月的英文学习后,她顺利考入PSW,2004年参加课程实习后,很快在一家华人办的护理院找到工作。
6 Q8 Y) N, { T) ~& U, c, e9 [, x$ V2 p" _" H4 ?, x7 F
护理院的工作主要照顾的是华裔耆老。李女士说,这工作对体力的要求,与做家务差不多;而且与老人家的文化相通,生活习惯相同,这工作不难做。“如果都是老外,可能就不好应付。” - r( f D+ {2 t+ t2 i0 `
她说,这份工作每小时工资18元,还有福利。不过,她不太敢向朋友推荐这工作,因为是照顾老人,很多华人心理不好接受。
! `) a! B& t. E, D- w" R6 s* Q. [9 @3 h3 ]- T9 g/ u6 p
回顾在加拿大这么多年的经验,李女士说,最重要的,是要尽量练好英文,会说更重要。“英文好的话,老外不会刁难你的。” " @/ C( r; i9 W. p
阿旺蕾(Tharwat Awamleh)是一名长期从事移民融入加拿大社会政策及实践工作的专家,参加管理了很多政府的有关项目。她对记者说, 要适应新环境的工作与生活,“参加培训非常重要”。
: n) s& \: o! t) ~) _她表示,通常需要的是适应性的培训,比如来自中国的电脑工程师,技术已经很好,只是需要学习这行业在加拿大的特点。即使有了合适的职业培训,还有不易察觉的歧视因素存在,不一定能保证找到理想的工作。 # {+ y5 m& v! s7 [$ V+ X
她提到政府有很多专为新移民提供的职业培训计划,比如搭桥培训计划。因为有政府资助,这些培训通常很便宜。
* q2 ^' M! t9 B # @9 Z4 o9 a- u; u* [; I
阿旺蕾说,对于新移民来说,尤其是刚到的头几年,应该利用政府资助的培训计划,“不要浪费你的时间。”
0 n" Q. j0 y/ |0 p8 [% [
$ a8 d. ^& N0 j6 L*不参加培训 职业之路艰难
! i3 x J3 R; h$ D8 C: G
6 R! j7 i: Y& O7 ?; d( ] , X; a$ I& s# d/ h/ p
很多华人通过技术移民来到加拿大,已经有大学以上的学历,在中国有多年的工作经验,可能觉得来到加拿大后可以直接去找工作。
5 d' V5 `& ?1 d. |/ |* @" i
. D& Q# K9 h5 T3 f1 y张先生10多年前移民加拿大时,没有预先了解这里的情况,觉得凭机械工程硕士的背景,应该没问题。因为太太要带着读幼儿园的孩子去上英文课(ESL), 张先生只好先去找工,结果是,他只在一家小公司找到一份操作机器的工作。为了生活,他只好勉为其难。* s3 j g x [7 i8 L( g# B) K7 T4 L
: @' @$ F: F) {2、3年后,张先生在那家公司做到了技术管理的职位,不需要整天站在机器前干活了。后来孩子上小学,老人家移民,太太也开始工作了。他们还是要不停地工作,供房,供车。
/ L+ o7 ~2 v( K/ p" T. G r1 G3 x" g/ q! J* \0 w$ b) j$ K
张先生一直没有在加拿大上过学。他说,如果时光可以倒回去的话,他会尽量争取,至少去学院拿一个文凭,对于以后的职业发展会很有帮助。
' a/ W% M0 Z9 k/ o* s) j+ y % t9 W U6 Q O B% d8 ]
孙先生也有类似的经验,他英文阅读挺好,就是讲不好。8年前来到加拿大,他选择直接找工作。先在一个华人办的工厂做操作工,挣的是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后来转到一个西人办的工厂,时薪升至13元。 - T, ]8 O% \7 H& m( y: J' b
后来他考入另一家公司,还是操作工,但技术含量比较高,工资达到了每小时20元。孙先生是大学机械专业毕业生,对于这些技术要求不觉得难。
7 P2 ?# C# [0 s! c. F2 e4 ]/ V
4 ? _ M3 u D, i$ R! k
$ z4 }$ H4 z' }! h7 g*移民做好准备 迎接新生活 " l) q! v x0 v. e% M
/ ?* o1 ?% S u9 }, V" D
1 T0 ~; K" [1 [/ j5 n6 \8 M这几年,政府向计划移民的海外人士介绍加拿大的服务好了很多,网站上有很多介绍加拿大生活及工作前景的资讯。想移民的人可以预先做好准备,应对登陆加拿大后的新生活。 0 }$ J( [. w, ~2 m2 O- `
- S# N* t$ o9 f4 O去年7月登陆加拿大的郭先生告诉记者,他6年前开始申请移民时,就做好了来到加拿大后的职业发展计划。
, y' n. z; J/ A; B- u4 d+ V& z( |郭先生拥有化工及英语双学位。他表示,当时已经了解到,来加拿大后需要读一些过渡的课程,才便于找工作。7 a* k1 `( I; u& [7 A9 H4 ]
目前,郭先生已经在多伦多汉堡学院的细工木匠(Cabinetmaker)课程读了半年。他说,他6年前在网上查过,加拿大很多木匠到了退休年龄,这行业的就业前景很好,工资也有每小时20多元。# w9 j x% e1 Q; q( d/ m
郭先生称,选择细工木匠这个行业,是因为他父亲年轻时是一个出色的木匠,他从小受到熏陶,很喜欢,也有自信。学化工反而是当年不能自由选专业的结果。 $ z, z! Y& g/ t; i+ Y8 T% O
/ b7 K O( p) p) y
在中国,郭先生做过多年外贸工作,最后的几年还做过全职翻译,英文很好。这对他在加拿大学习一个新的专业帮助很大。他在班里成了最优秀的学生,1年的课程刚过一半,老师已经给他介绍了2份工作,可以在毕业后去上班。其中一份是做仿古家具的,明年1月份需要人,那时他刚好毕业。
# s# I! E# C; o' m4 V
1 W5 F- ?, T& J% I$ z不是所有人都像郭先生那样,因为喜欢木工而去学院读书。
5 r* E- f) T$ s; f9 I t: @$ e
+ n+ [- \8 V) \/ ^9 v% |7 Y" W郭先生称,他有2位华人同学,都是来自中国的新移民,一位是研究地球物理的博士,一位是无线电通讯的硕士。他们的英文不是很好,有时要来问老师讲过的东西;加上专业的限制,可能比较难找到原来专业的工作。
+ ]: r' c: n$ v( q/ C+ Z- k 不过,语言问题对他们完成这个课程影响不大。郭先生说:“我感觉,语言确实是非常关键的。据说有些人因为语言不好,想去学院读一些课程都不能如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