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上路
- 积分
- 25
- 获赠鲜花
- 0 朵
- 个人财富
- 167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1-10-8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文化震荡Culture Shock,是心理学、社会学、文化比较学诸领域一个专有名词。幸或不幸,这个词又是移民们的普通词汇。
3 A$ Q; ^, Q' l
$ c' `8 \3 z, [0 `" l. Z; u1 H/ a7 T 成年人脱离自己的母体文化,离开熟悉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特别是人际关系网络,进入全新的异文化社会,面临一系列困惑、挑战、调整与适应,称为文化震荡。文化震荡当然是人类亘古以来就存在的,我本人并非专业学者,只是通过一个中国移居加拿大的普通移民视角出发,就文化震荡谈一下自己的亲身感受与观察。
/ W; _3 C; B/ I: W: {% K4 T# ?0 F
3 G) H1 T& n: ]3 D3 m( J 学术上一般把文化震荡分为五个阶段。 \$ _' t5 A' e8 b! H
. k# `! E4 ~5 ~7 P
第一个阶段,蜜月期honeymoon stage。蜜月期这个词特别适合用来描写刚从中国来到加拿大的人,这种人几乎有普遍特征:见着华人就想聊几句普通话,双眼天天放射着兴奋的光芒。蜜月期一般随遇到实际生活困难而终结,对中国人往往就是钱的事。我确实遇到过带着大批正式服装抵埠加拿大的移民,完全没有做任何准备,这儿瞧瞧那看看,一个月下来现金花差不多了,心里直发慌赶紧找工打。普通劳工labor当然不能穿着西服套装或晚礼服上班,于是先去买牛仔裤和夹克衫……3 R# n5 d3 R$ X5 A' O. o
' S) {$ L2 O* w! j2 T/ f* N
第二个阶段,反抗期 rejection stage。在陌生的环境中,苦恼于压力无处排谴,一些蝇头小事也能引发怒火冲天。我遇到过一家刚由柬甫寨移民加拿大的中国同胞,非常恼火交通不便,在金边打个摩的很轻松,去哪儿不行?……
" E& o4 Z7 u! b# b( m$ |* \7 n D! e- f: ^$ t& _4 _* j' s
这个阶段的一般行为特征,是与同胞在一起交流,尽可能找到熟悉的环境。一部分人会选择退回母国,也就是中国移民词汇中的“回流”。极端的出现家庭暴力。对于中国移民来说,还有两个非常有特征的事情:离婚与信教。有些家庭如果不从中国移民到加拿大是不会解体的,更多的人不离开中国永远不会加入广义基督教各派系。( K: D$ P7 ~7 i) F/ N8 z
1 z1 v H% T7 E3 N$ c: q, Q 反抗期长短不定,但第一年至第三年的移民普遍处于这一阶段。留学生往往在学习期间解决这一问题,毕业后无论是直接移民还是回国再移民,都不必再经历这一阶段。
5 q( A4 @$ m& A" [& q 第三个阶段,调整期adjustment stage。移民们慢慢会发现,事情并不像自己以为的那么糟糕。毕竟加拿大是发达国家,冬暖夏凉安全可靠价格低廉的公共交通服务再不舒服,也远比发展中国家要好。- m3 U' t6 [ N
1 |% U* {7 v: L# w& U5 A
这个阶段很难说长短有多少,但一般说中国移民抵埠后,到第三年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收入非常稳定,也熟悉适应了加拿大社会。
% u' w3 @9 z/ e3 @
5 k; W' l: e9 ^, P% ~0 e/ g 第四个阶段,安居期at ease at last。很难说会有多少移民进入安居期,但我周围的新移民,三年以后往往买了房子换了新车,相当一部分养了狗,一半甚至更多的朋友生了第二个孩子……用一个老移民的话说,移民第一年、第二年……第六年,想法在迅速转变。他们爱上加拿大这方水土了。3 M+ k# I6 U& u z, J
' I/ \7 W9 A/ W. t
理论上还有一个多数人体会不到,但中国新移民特别熟悉的第五阶段,反向文化震荡期reverse culture shock。定居几年后再回国,物是人非,说话也听不懂了,事儿也不会办了,特别关键是原来亲如手足的哥们兄弟姐姐妹妹怎么有点儿越聊越散……7 e1 i1 T; _# k; w1 P) n
2 S. K/ \; `$ t; h- Y 对于我李牧本人,觉得处于第六个阶段。我已经在加拿大安居乐业,经历了上述所有,同时与国内的联系从未中断。在加拿大是新侨,在中国是新移民,我很坦然的面对这一身份并继续面对;就如毫不在意的承认炒了几年美股只碰自己熟悉的中概股群。那么这个特殊的个人体验,是什么呢?双重边缘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