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 积分
- 87
- 获赠鲜花
- 0 朵
- 个人财富
- 434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1-10-3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加拿大驻华特命全权大使马大维讲话
2 p* ]% U) w' Z. H
展出现场 & m( ]4 H8 y9 ~
' o k5 R0 p3 Q" T' w) K6 j
2012年4月21日上午10点,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成都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大邑县人民政府、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视节目制作中心、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成都文化旅游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加拿大老照片项目组、和平世界(北京)书画院承办的“大洋彼岸的中国情怀——来自加拿大的成都旧影”在北京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享大厅开幕,展览展出100年前的老照片500余幅。加拿大老照片项目组和四川文艺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成都,我的家》老照片画册同时在京首发。$ k. X' t8 G9 E, r% c
7 f/ r- V! T7 F F" y( Z( ]" q 加拿大国驻中国大使马大维,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麦道伟,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文化关系官员刘增阅,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赵英,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连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明华等主承办方代表出席了此次活动。
3 {% C" P* r) N) s. \: ~( ]1 a5 a$ T
100多年前,一批加拿大友人来到中国的西南,在那里传播西医、兴建医学院、学习汉语、移风易俗。在数十年为中国传播科学、医学的同时,还留下数以万计的珍贵摄影照片,为当时的中国留下一笔珍贵的影像资料和宝贵的财富。他们的生命年华、学识技能和他们的家族感情都留在了四川。这些加拿大志愿者在风华正茂的年龄,怀着成就一番事业的理想来到四川安家落户,并为自己、业为四川出生的子孙起了中国名字。在这里,他们开办了中国西部第一家西医诊所(今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使西医走进四川百姓家;他们创建了医、牙为主、文理并重的华西协和大学(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并使之成为我国现代口腔医学的发源地;他们在办学、办医的过程中,传播了一些西方现代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知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他们为移风易俗而奔走、呼号,促进了现代文明的发展。( e8 h$ P: _9 k, j
: \) n( R' r( f6 m, V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当他们和他们的子女陆续离开中国回到他们自己的国家时,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在中国工作了数十年,有的一家两代甚至五代都服务于中国,奉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有的甚至把生命都留在了中国的大地上……& w; a3 O" w: `5 I# j8 H; ~
( }1 C1 _: t: e 展出的这些老照片正是由当年的“CS孩子”提供的,这些“CS孩子”如今已年届八旬甚至九旬。他们都出生在四川并在四川长大,幼年时就读于成都的加拿大学校(Canadian Schoo),自称“CS孩子”。在离靠中国半个多世纪以后,他们已走到人生中不再为功名利禄而执著的年岁,但是,他们却一直执著地做一件事:每年10月中旬,散居在加拿大各地的他们就会如期赶赴多伦多,在一家有中国餐馆的酒店聚会。每一次聚会,他们都会拿出自己珍藏的有关四川的老照片、老幻灯片以及各种藏品和资料进行交流与回味。这场于1936年由他们的父辈发起、由他们延续下来的多伦多聚会,已经坚持了76年。
" s' g1 B i# Q) j/ H' I1 [5 r9 k" Z" Z+ {3 `0 f9 q
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中国西南当时的地理、民俗、民风、建筑,看到加拿大友人活动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也为了回报当年的加拿大友人对中国的贡献,5年多以前,一群中国的志愿者组成了“加拿大老照片项目组”,立志把这些照片展示给当代的中国人。本次的展览是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主办和促成的第四个展览。0 U; n, _# x$ c$ o6 A7 H% S
* j( u0 v+ c/ y# o
而在活动中,老照片的提供者、也是展览故事家族的成员——伊沙贝尔·柯鲁克、比尔·维尔马特、大卫·斯普勒、罗莎·斯普勒、玛尔恩·瓦尔克等,来到现场,与大家分享了他们的故事;其中,曾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伊沙贝尔·柯鲁克女士已经96岁高龄。4月26日,他们将赴成都,“重返故里”举行“回家活动”。) w& K, ] H& J7 h( d, y
0 ?8 D- O; c, B# n
据悉,“大洋彼岸的中国情怀——来自加拿大的成都旧影”中的作品已经于2010年在四川省大邑县新场镇开场,并长期保存在新场镇西坝子记忆馆,为这段历史故事安了一个永久的“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