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判结束后,本院将在吉华大厦召开新闻通报会,由本院新闻发言人向媒体记者通报有关情况。. x9 [& ?8 |: T5 k' c
3 T/ S' v% H) ^) C6 R; j9 g! I法警给被告人薄熙来戴上戒具带出法庭。
' }: d) t. a' o' C6 [, D6 `- L, W9 ~+ Z+ A
审判长宣布闭庭,将被告人薄熙来带出法庭。
# A; ?$ u- a; ~( E# L- u3 `9 B
5 a5 E* I6 n7 ]2 o宣判完毕。本案判决书将在庭后依法予以送达,同时在网上全文发布。庭审现场:; F1 |3 S6 r' `( o. I& [4 f/ D
4 b: r! S# d6 J7 A* ]$ n: `
: n. B# E5 M% Y# v; z" Z Y
6 [$ E0 J9 ^) |( n1 [. n1 f
宣判要点九:
. n; h k3 z5 y宣判要点八: ; n" y" t4 x& |7 W* V ?3 |) e
1 Y7 A2 E- T. y2 Y% Q2 y- G# p ~% d* } o; f) ]+ h3 D+ @
5 V- \3 ]" D" `
宣判要点七:( \; K, D$ ]/ J. l
$ N! K- Z y$ S# Y0 t( X宣判要点六: ( J3 q, j5 ?9 C7 P' [, l+ y# }
8 k- q/ u+ `: s8 l( ~/ J
: K# D8 `6 t& O. V' [4 t% p0 q
宣判要点五:
. ^! g, W4 P+ T5 L/ m8 A- F" M8 j- A. R4 p) P
. @" k, R* l+ c$ j' y. A2 ]
: e" F2 @: |$ f# n; M' E' W' v$ _* T宣判要点四:2 E7 s2 \* D. Q* j- {
/ C$ [# `! h3 y8 X% V1 g
宣判要点三: : j- H# _5 |( Z2 Y4 ]( [
g: l: k I+ U2 g" G5 V5 |, j7 z: G; D( S" H% x; d. T/ Y$ o
0 h% h8 l- G% V, I% {( Q- Z9 S
宣判要点二:
7 V0 \: p7 d( a& v
' Y* Q* e/ t1 d2 ~. E1 G7 L: J0 }! \: R( x9 S, P/ D; N7 r4 Q
+ N0 W( k- b6 C, v1 ~2 ]) d6 i' ^ G
; ?$ `- ?: S$ U% W. `/ j宣判要点一:
a! W) ^. B& F3 I( M
$ D; I# T( t+ A1 g- X B* u+ R10:07 被告人薄熙来被法警带入法庭,站在被告人席上。审判长开始宣判。* k9 B4 J+ R& ]/ R+ V' r
9 \! j5 f4 ~0 t/ N
10:06 审判长宣布继续开庭,传被告人薄熙来到庭。+ z( }- T8 \, S, T/ j. _" `
4 n3 A6 `$ S$ u4 r. C4 c. M
10:04 书记员入庭,宣读法庭纪律。公诉人、辩护人入庭。审判长、审判员入庭。
- V6 q/ ~% M# L$ i3 V
+ X+ p7 v4 N$ Q% B K, _10:04 书记员入庭,宣读法庭纪律。
1 Y" q0 T7 b( @) d# Q2 d2 h
4 x. Q7 [+ U( u2 X1 L% F10:00 旁听人员陆续通过安检进入法庭。旁听人员有被告人亲属 3人及陪同人员2人、新闻媒体记者22人及社会各界人士等89人,共计116人。 4 d @ D- E) l n, B. p$ ~1 x
, }1 [% |$ j. S# F/ u2 Q) x ' I0 Q0 o, B8 W. D9 O) z
. \" e& p! j9 x7 b; S6 L: `法院外聚集大批媒体记者。
$ b6 F% I+ S J9 P% s(09:55)' a. f+ p8 c4 L$ _
5 Q2 n. z3 } Y
1 U; o1 f$ j' Y7 ^4 s
/ Q5 U; Q# H9 J' n
(09:53)
j$ \& C2 m7 O7 T2 o) M. i0 q, F" t; X Q) s, V
1 l ]( Y. b: ^ N- l+ ~
% Z; k, F9 N9 \ g押解薄熙来车辆驶入济南中院
% F/ o0 ^ _+ ^1 H; t/ i9 G; o(09:50)
+ v/ H# N6 U x5 F- E" z+ W1 T, v) o7 h1 m! o
( y# K; p2 W5 p/ k
( I: ^. C$ v7 }3 C据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其人民网官方微博消息,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将于北京时间9月22日10时公开宣判。对此舆论普遍认为,近日薄熙来案宣判的三大看点在于薄的刑期多少以及他对判决的回应和会否上诉。
0 w A" H' v; N& C7 T
: {! k- e4 m) T7 J. A北京时间上午10时,济南中院发布微博称,目前旁听人员陆续通过安检进入法庭。旁听人员有被告人亲属 3人及陪同人员2人、新闻媒体记者22人及社会各界人士等89人,共计116人。书记员入庭,宣读法庭纪律,随后公诉人、辩护人入庭。
% q1 K' F, s" G6 }5 U; H& L
! t. i4 W# L9 W8月22日上午8时43分,薄熙来案在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经过近5天的公开开庭审理,于8月26日13时04分一审结束。庭审期间,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其官方微博及时发布了庭审情况。
+ D" H' E- L% ? l/ l3 `4 I' B/ i: J# B# H; f
薄熙来在庭审现场3 H1 U4 K8 M: \
E3 a: u& q6 v3 O济南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指控,被告人薄熙来单独受贿和共同受贿共计折合人民币2179.0587万元(1元人民币约合0.16美元),数额特别巨大;共同贪污公款人民币500万元,数额巨大;滥用职权,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情节特别严重,应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并予以数罪并罚。# C0 H# h6 Z% O, p3 o, o
( R8 q& I# Y- {! ?
公诉人指出,起诉书的指控是根据大量事实证据得出的结论。薄熙来对起诉书指控涉嫌犯罪的事实作了陈述,对指控予以否认。/ G/ [# x2 n1 h1 C( }
, C' T1 X* d) n- p% x此前的庭审过程中,薄熙来全面否认检方对他的指控,并且称其“薄家家风”不是如此,而且自己一直是一台“工作机器”。其庭上证词之所以与此前接受调查时的自书不同,源于“当时我心中燃有一个希望,希望保留党籍,保留我的政治生命”。薄还表示,王立军之所以要叛逃,是因为“他暗恋谷开来,情感纠结,他不能自拔”,同时薄熙来还在最后的陈述中,称自己“得知此事在劫难逃,所以我内心有软弱的时候。我现在身陷牢狱之灾,百感交集,也只剩余生”。
, L5 a* o: q* X* o% R/ P) |- ]6 u, N- T0 V9 o" V
在9月20日和21日,济南中院分别发布了两条微博,意在证明自己在审判薄熙来一案过程中的秉公执法,分别是《慎子·君臣》的“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和丹宁勋爵的“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 E$ n0 g" R* F8 d9 t7 Z2 |6 g
2 G1 _1 e; H8 k- X/ y! v* s# G% Q1 m对于薄的刑期,目前有两种判断,一种认为其判刑可能在监禁15年以下,最轻有12年的估计,原因在于法庭审理时一些证据较脆弱,薄除贪污、受贿外,滥用职权罪不一定成立。另一种则认为其判监可能超过20年以上,甚至有死刑缓期的可能。
# {& U2 A, [; u/ s* w, g8 [
z- u3 P F) B( F从陈希同被指收受55万礼物被判监16年、陈良宇被指受贿239万人民币被判监18年来看,被指贪污受贿共计2,500多万元的薄熙来,扣除物价贬值因素,适当的刑期应是监禁16年至20年间,少于此属轻判,多于此属重判。
$ p) J" }: S* m* |# h3 y/ x# W$ g5 e
5 E" @# [* R) I7 Q0 z( I2012年8月,薄妻谷开来因杀人罪被判死缓后,当庭赞扬判决公正,表示“它全面体现了我们法庭对于法律的特别尊重,对于现实的特别尊重,特别是对生命的尊重”。随后9月,王立军被判监15年,也向法庭真诚悔罪,称“我会用余生来回报和弥补对组织和关心我的人所造成的伤痛……真的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 因此薄熙来在今天会作出如何表态令外界关注。
: O% W0 Y5 B, i8 g
! J2 \$ {2 e& o9 R9 G7 _# Y. Q分析人士指出,从此前庭审过程中的否认指控来看,无论刑期长短,薄熙来都不会有服判认罪的表态,这不仅关乎他之前为自己所作的无罪辩解,更关乎他在自己支持者面前的形象问题,不管他将来是否能东山再起,他都要保持自己刚正不屈的形象。因此,估计他很难说出赞扬法庭之类的话。
5 _3 i7 b" Y5 G3 Z6 G; V: l4 ^; _8 d# x& T; G
舆论普遍认为,薄熙来案之所以会在七八月间开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在10月份召开。根据中国的十年政治周期显示,这次三中全会将是十八大后又一个关键节点,届时370多名中共党内大员、诸侯纷纷聚集北京,就如何向前发展达成共识,总结十八大后的经验,为未来中国走向定调。因此,在这个时刻,“政治生命”已经结束的薄熙来将不会再是任何一场讨论的主题,即使对于中共的新“掌门人”习近平来说,摆在他前面的最重要问题已经不是薄,而是如何在目前这样一个反腐的大格局占得主动,如何确保其“中国梦”的政治理念不被类似薄熙来这种官员所阻碍,如何保证如此次薄案审判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公正、透明、依法办事成为以后处理此类案件的主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