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嗎? 此時此刻,你覺得幸福嗎?
4 }' v$ p8 [$ M) _! Y
% y! s/ b! N$ f& c" Y( O 你可能愣了一下,想了一下才回答這個問題。沒關系,也許你現在正生老公或老婆的氣,明顯覺得不爽,還幸福什麽。那好,昨天呢?昨天你幸福嗎?
6 b9 V% B6 s( Q4 x$ e6 D 昨天還不錯,老板直誇我,挺幸福的。
) @* U* R* ~- {" ]
& `0 _! x/ U: g' y4 L4 j 嗯,從剛才你的回答裏,我們至少看出三點:
/ V; n. [4 {' a; W! X" E! j
% c: C) Y ~$ ^8 W 幸福感不穩定,有時高有時低; 幸福不幸福,跟我們所處的環境很有關系; 幸福不幸福,跟別人如何對待你很有關系。
# I1 B, v8 }# p) H 沒錯,幸福感不穩定。今天雖然高明天可能低,也許這兩年整體說來比前兩年高。爲什麽會這樣呢?現在我告訴一個幸福公式: % W" @ _7 N& R0 g! m' U
/ |. C: P' |* ?0 r
H= S+C+V
, b/ R. ]5 K7 _6 q% m i% V
% l% J" |2 j$ B H (You enduring level of hapiness)持久的幸福感,從長期來看你的幸福水平。看出來了吧,它取決于三個因素: 6 U& Y, _) A" |+ }! v
8 S/ j+ p0 _. j1 i i* }% A
S (Your set range):幸福感的錨定點。如同水平面,不管波浪翻滾多高多低,終將回歸那裏。這個“水平面”,98%取決于遺傳! 7 p7 G% ^1 n' }* |
這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就是說你的遺傳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是否覺得幸福。
* x. q& k: @# s8 ~- \ a: n: W! P/ V8 f
你周圍一定有這樣的人,在你眼裏他/她一無所有,一無所長,長得不怎麽樣,工作不怎麽樣,孩子不怎麽樣,房子也不怎麽樣,然而,他/她似乎看起來總是樂呵呵的,而且,他們這樣的人經常會說“生活真美好啊”;設想有一天他們遭遇車禍導致殘疾,他們需要多長時間恢複到以前的樂呵呵的狀態?頂多一年!
; ~8 w+ R2 R5 A# j* n% c
) l( y* w6 }3 V2 j* |' ]' ^: C0 y/ _ 你周圍一定還有這樣的人, 長得好,嫁得好,工作讓人羨慕,老公讓人崇拜,孩子讓人放心,卻天天都在抱怨,說不幸福......設想哪怕他們中了巨額彩票,他們能高興多長時間?頂多一個月!
0 s1 b& Q2 i4 n6 `2 U
1 ?& T( u; b1 G0 s" _! j 很可能,前一種人幸福感的錨定點高,他們比其他人更容易覺得幸福;後一種人恰恰相反,與生俱來的低錨定點,使他們常常在憂郁與沮喪的感覺裏徘徊。遺傳基因是我們生命的烙印,不管願意
. G0 q. g, ]# s) F2 L& o
2 T3 A! M: @/ j: z9 d3 v. a原意,我們從父母那裏承載了太多的延續:比如,我們性格的50~70%來源于遺傳,還有外貌、身高、體重等等。
1 H7 A6 x& {+ G8 b( D6 w2 W( \ 那是不是說幸福感如同身高,生下來就已板上釘釘,我們只能預測,卻基本無力改變?
" S0 \8 `! r. ^) w9 Q7 e# K* y2 ] 不是阿,我們剛剛只說了一個因素S,還有另外兩個呢:
2 u( p' v: p: v4 }# K4 U3 J7 s, |2 f+ m
C:the Circomstances of your life 你所處的環境 3 U" ^4 T5 O/ u- p: \ x8 d
2 a S' P+ K/ A; K
心理學家發現,你所在的社會是怎樣的體制?你的婚姻如何?你是否經曆許多負面事件?你有信仰嗎?你的社交圈子?這些都可能對你的幸福感産生或強或弱的影響。而你的收入,你的健康,你的種族,你所在城市的氣候......等等卻對你的幸福感的影響微乎其微。你一定會質疑,難道我多掙些錢不會更幸福?難道我更健康不會更幸福?很遺憾,金錢滿足你最低程度的溫飽之後,幾乎對你的幸福感都沒有影響,因爲如果你很在意錢,你會像那個貪婪的漁夫的老婆,永遠不會覺得滿足;而主觀的健康感覺實際上比客觀的健康更重要。種族、氣候就更不需解釋了。
, e/ j2 O, r6 Y+ @% ?, m9 M: I+ c
x) q) c. \* H( g 第三個因素是V:factors under your voluntary control 可控因素 * S' ?" y; ]5 C% ?& K( B
# z/ Q- ]! N" r& Z- {
有哪些可控因素呢? 你對過去滿意嗎?你現在愉快嗎?你對未來樂觀嗎? # I8 c9 d; V$ X& V+ Z( |! R- N' a
這些所謂的可控因素全是你的感受,你的情緒,你的心態。而這些,全是由你自己控制的。 - h7 ]+ P; k9 Z0 [' P7 D' N0 q- v
縱然過去有人背叛過你,欺騙過你,你可以選擇恨他一輩子,你也可以選擇原諒;
. n1 K7 d- ~8 J U5 V8 M; D% \# Z 你目前不太順利,還處于失業狀態,你可以選擇沮喪,也可以選擇恬靜與安甯;
7 s1 ~1 I( q2 @" K1 s ^* | 你對未來感到渺茫,不知道何去何從,你可以選擇恐懼,也可以選擇好奇、欣喜地期待......
) m. @. A& z5 a3 B& G1 r! Z
% b+ \* ]& w2 C. Y& u 本文開始提到第三點:“幸福不幸福,跟別人如何對待你很有關系”其實並不正確,應該說,幸福不幸福,跟你如何看待別人很有關系。同樣的事發生在不同的人身上,一定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看法。而讓自己更幸福的秘訣就是,改變那個看法。
. H, A. \4 f" t
2 ?+ `8 i- `2 L# v! }8 N0 m/ [0 I 所以,在持久的幸福感的三個影響因素裏,你對錨定點雖然無能爲力,卻可以改變自己的環境,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從而提升自己的幸福感。我當然知道這有多麽不容易,但這的確是可能的。積極心理學不但用一系列的科學實驗證明了我們耳熟能詳的種種格言,比如“人們不是被事件困擾,而是被看法困擾”,而且,找到了一些最簡單實用的方法把這些理論付諸于實踐,從知道到做到,從而改變了人們的生活。
* d- Z: Y4 r& o: B/ I( a: N( y/ y' O( f- ]
所以,幸福其實是一種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