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主
- 积分
- 607
- 获赠鲜花
- 0 朵
- 个人财富
- 2965 金币
- 注册时间
- 2011-10-1
|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刚到加拿大时,我一边读书,一边做一份part time:照顾一位独居老人。老人因患早期Alzheimer’s disease(俗称老年痴呆),一个问题常常翻来覆去问十几遍,8个子女虽都富有,但都嫌她啰嗦,无一肯和她同住,只好请人每天来照顾她三小时。每天我到她家时都能感受到老人长久孤独后与人交谈的期待,离开前尽管反复交代,却一直担心老人的安全:是否忘记关电炉、水制?因担心老人安全,儿女们规定她不得独自外出,这样一来,久坐久睡便成了习惯,越不动越不想动,恶性循环,时间一长,她腿部的肌肉都已萎缩。我曾尝试陪她出去走走,但每次都以“今天很累啊,下次再说吧”为由来推脱。我每天到她家后,一次给她做好三顿,看着她吃一顿,其余留作第二天的早餐和中餐。每次她都吃得很少。第二天来一看,往往是原来的饭菜原封不动,只好把它们倒掉。
( [) ?: W# g! q: ~0 N! k& B+ a0 i+ e; A1 i& R# d
几个月后,儿女们安排老人入住Nursing Home,我去帮她收拾行装,一屋子的豪华漂亮家具和陈设肯定是带不走了,能带的只有几件换洗的衣服。我特地将她的枕头带上,以免她住院后“认生”影响睡眠。临走前,老人在各房间转一圈,最后拿走一张全家福。后来我到Nursing Home 去看她,她躺在床上,已经记不住我的名字了,床头柜和它上边的一张全家福,就是她现在的全部家当。正是“富贵如云烟,生带不来,死带不走”。 这个老人衣食无忧,与两年前士嘉堡虐老案相比好多了,但她并不幸福。我们中华文化的“养儿防老”观念,固然是希望后代在自己老了以后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但更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愉悦与“儿孙绕膝”的满足。
5 [0 }+ O" |8 ] {7 _, z老人,最怕的是寂寞。当走过人生花团锦簇的日子后,离开职场,离开社会,那种失落、空虚和对过去的怀念与不舍而带来的痛苦,是年轻人无法理解的。对于失去老伴的老人,更是雪上加霜。那段时间我经常想,如果能有个地方,让老人不仅得到生活上的照顾,而且可以有人交谈、游戏、运动、娱乐,晚上还可以回到自己熟悉而温馨的家,让子女白天能安心外出工作,多好。一次我遇到一位社工,谈起此事,她说,有啊,加拿大有很多这样的非营利组织,要是当时我遇到这位老人家,一定想办法帮她向政府申请进入这些机构。从那以后,我开始留意并向这些机构申请工作,终于得到了一份在耆晖会(Carefirst)Richmond Hill York Region成人日间中心(Adult Day Program)工作的机会。
+ \1 x+ F6 W- d. C+ L9 r3 F" |5 J$ q$ U; n, G) E
第一天上班,中心负责人先领着我参观这个温馨的“托老园”, 其实,称这里为老人的第二个家更为恰当:这是一个三层楼侧复式的独立屋,后花园很大,可供老人天暖时出来散步。宽阔明净的厨房,三个宽广的活动室,三个洗手间。6个工作人员照顾15 至20 个老人,他们全是80和90后的老寿星。正说着,98 岁的“堂哥”到来了,大家赶紧迎上前去,一阵寒暄后,我刚想把开水端给他,同事马上阻止我:“堂哥不喝水,只喝铁观音”,然后把报纸递给他说:堂哥喜欢看报纸,他不看杂志”。接下来,我帮了几次“倒忙”后,便悄悄站一边去,看着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或看报的老人们,心里想:这个工作,不容易啊,得非常熟悉每位老人的名字、健康状况、生活和饮食习惯、个人喜好等等。8 r1 e. j4 w0 e& M" S; B
负责人见我发呆,安慰我:不要急,慢慢学,我们会给你足够的时间来学习和适应。 一会老人家到齐了,开始吃早餐。早餐是中心做的,今天是瑶柱稀饭送包子和花卷。我看了一下早餐谱,从中餐的稀饭蒸包到西式的早点咖啡,一周内不会重复。这次我不敢“主动”工作了,依照老员工的吩咐,只吃一个包子的、要多吃一个的,因为吃饭习惯太快太急,需要给她小匙羹以免呛到的等等,依次分发给老人家。早餐后是新闻趣闻报道,两三个员工,一唱一和、声情并茂,把老人家们逗得哈哈大笑。负责人向我解析:只能挑正面和美好的新闻,以免影响老人家的心情。时间在一派热闹的气氛中走到了11点:这是一个小时集体操的开始时间。老人多数坐着做操,也有身体条件好的站起来做一些动作。带队的员工站在老人中间,动作从头部开始,依次往下直到双脚,老人们做得非常认真,最后以大笑动作:吸气——笑——呼气结束了运动。 3 ~$ X h8 `2 z% Q L; v
0 [: v& B6 X# @3 Z2 C* P
运动后,饿了,中餐时间也到了。平时的中餐是由指定餐馆做好后送来,共有58道菜式,每天两到三个菜,一个月内菜式不会重复。餐后水果则由中心准备。今天是周二,身体状况好的老人家外出“喝午茶”,其余留在“家里”。我陪外出的老人家到一个附近的餐馆。当我们这支引人注目的队伍鱼贯进入餐厅时,其他食客纷纷投来羡慕佩服的眼光,有的还跑过来问我们是哪里来的,老人家们都多少岁了?有些则伸出大拇指:老人家真精神!午茶很丰富,员工依据老人家的特点分给不同的食物:不吃猪肉(伊斯兰教)的、低糖的、食物要特别剪碎的等等。因为是外出,平常的“饭后百步走”、看电视,打麻将等“自由活动”便省略了。下午还有游戏活动时间,因春节将至,今天的活动是“挥春”,会写毛笔的老人家写毛笔字,不会写的,或身体状况不好的,在画中填颜色。
/ f# N7 {/ q) y, b7 A我在帮助一个有早/中期Alzheimer’s disease(老年痴呆)的老人写春联,她以前是护士。动笔前问我写什么呢?我说,“万事如意”吧。好,“万”字怎么写啊?问到我了,老人家是写繁体字的,我不会啊。老人家犹豫思考许久,慢慢地开始动笔了,我的眼睛也慢慢睁大了: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出来了!看得出来,老人家封存已久的书法智慧在慢慢复苏,她越写约好看,越写越快,我兴奋地在一旁帮她铺纸、收好、再铺纸……。 回家的时间快到了。我们把老人家写的对联挂在许愿树上,和上次做的手工“立体“春”字一起,成了这棵许愿树的累累果实。这时,珍的女儿来接她,说:珍同学,放学回家啦。珍高兴地站起来,一边向女儿走去,一边和老友记和工作人员道别。老人家陆陆续续离开,回到他们更加温暖的家中。 傍晚开车回家,迎着夕阳,回想一天的工作,感慨:是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对已到了耄耋之年的老人来说,试问还有多少日子可以享受?许多子女,虽有孝心,却苦于生计,无法尽孝于老人左右,将老人寄托在这个大家庭,无疑是很好的选择。 |
|